記者在現場看到,岸電接電箱跟普通的電箱差別不大,一側連接著兩根粗大的供電電纜,另一側有兩個接頭,用于連接船上的受電電纜。
"今天是第一次進行帶電連船試驗,很成功,等相關機構驗收完成后,可投入使用。"國核電力規(guī)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李軍說,該岸電設施預計5月10日左右可正式投入運行,此次提供的電壓為6.6千伏,還可以提供低至400伏的電壓,滿足不同船舶的用電要求。此外,考慮到我國和國外的共頻電壓不同,該岸電設施還能夠提供50Hz至60Hz之間的共頻電壓。
長期以來,由于洋浦港口各個碼頭沒有岸電供電設施,靠港的船舶只能靠自身的機組發(fā)電來給船上供電,船用燃油在燃燒時會排放出NOX(氮氧化物)和SOX(硫氧化物)、懸浮物等,造成一定的環(huán)境污染。
《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》發(fā)布后,國家電投集團積極響應國家號召,迅速組織編制海南清潔島、智慧島、生態(tài)島建設總體方案。去年7月24日,國家電投集團與海南省簽署戰(zhàn)略合作協(xié)議。洋浦港口岸電工程就是國家電投落實雙方戰(zhàn)略合作協(xié)議,支持海南建設"清潔島、智慧島和生態(tài)島"的先導性項目。
該工程于去年10月16日動工,由國家電投集團海南分公司投資,國核電力規(guī)劃設計研究院采用EPC總承包的模式進行建設,項目共覆蓋小鏟灘、國投洋浦港、逸盛石化3個工業(yè)碼頭15個泊位。項目總投資9719萬元,最大供電容量16.28MVA(兆伏安)。項目在國內首次采用了防護等級可達IP55等級的預制艙式結構形式和一對四的變頻供電方案,變頻電源采用國際先進的低壓四象限IGBT整流和逆變技術,同時考慮儲能接入條件,預留與儲能系統(tǒng)及相關管理系統(tǒng)的接口,實現岸電設備的綜合利用,助力洋浦實現泊位岸電全覆蓋。
研究數據顯示,該項目建成后,相較于傳統(tǒng)的船用燃油,洋浦港口岸電可分別減少氮氧化物、硫氧化物、懸浮物排放量97%、96%、96%,每年減排量可達1168噸,能夠明顯地改善洋浦港口周邊地區(qū)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推動港口綠色發(fā)展。
據李軍介紹,小鏟灘國際集裝箱碼頭岸電項目包含一套3×3MW預制艙式岸電變電站、一套岸電箱式變電站、7個岸電接電箱,為港口1號至3號泊位靠泊的船舶及一個工作泊位設置了獨立可靠的岸基電源裝置。項目建成后,能滿足國內、國際航線船舶需求,涵蓋了小鏟灘目前靠港的各船舶類型。岸電項目還同步建設了智慧管控平臺,通過綜合應用物聯網、云計算、大數據、移動互聯等多種先進信息技術,依托現代化的裝置和設施,實現岸電監(jiān)控、充電管理、計量計費等多業(yè)務領域的全面智慧化運維管理。